茷怎么读 茷的意思

【茷】字共有1个读音: [fá]

基本信息

汉字:

读音: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字形结构 :上下

统一编码:基本区U+8337

其它编码:五笔:awar|awau 仓颉:toi 郑码:enhm 四角:44253

笔顺编码 :122321534

笔顺笔画 :一丨丨ノ丨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撇 竖 横 斜钩 撇 点

相关词语: 茷茷 茷骩

相关成语:

茷字的意思

[fá]

草叶茂盛。

[pèi]

古代旌旗末端像燕尾服的装饰物。

茷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á ㄈㄚˊ

 ◎ 草叶茂盛。

英语 flutter; flower

法语 densité de feuilles d'herbe

茷字的辞典解释

ㄈㄚˊfá形

草叶盛茂的样子。《说文解字·艸部》:「,艸叶多。」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

ㄆㄟˋpèi名

古代旌旗末端像燕尾的装饰物。《左传·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旃旌、大吕。」唐·孔颖达·正义:「即旆也。」通「旆」。

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茷【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符廢切《集韻》《韻會》房廢切,?音吠。草葉多也。《左傳·僖二十八年》使茅茷代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斫榛莽,焚茅茷。

又博蓋切,音貝。義同。

又房越切,音伐。義同。

又蒲蓋切,音斾。《詩·魯頌》其旂茷茷。《傳》茷茷,言有法度也。

又《左傳·定四年》綪茷、㫋旌。《疏》茷,卽斾也。綪茷之下更言㫋者,茷是旗尾,㫋是旗身。

又《類篇》北末切。同茇,草根也。春草根枯,引而發之。

茷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茷【卷一】【艸部】

艸葉多。从艸伐聲。《春秋傳》曰:“晉糴茷。”符發切

说文解字注

(茷)艸葉多。詩。白斾央央。本又作筏。泮水之其旂筏筏卽出車之旟旐旆旆、采菽之其旂淠淠也。然則小弁?葦淠淠亦當云?葦茷茷。本言艸葉之多、而引伸之狀旌旗也。从艸。伐聲。符發切。十五部。春秋傳曰。晉糴茷。見成十年左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