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汉字:芘
读音:bì|pí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字形结构 :上下
统一编码:基本区U+8298
其它编码:五笔:axxb 仓颉:tpp 郑码:errr 四角:44712
笔顺编码 :1221535
笔顺笔画 :一丨丨一フノフ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竖提 撇 竖弯钩
芘字的意思
[pí][芘芣]古书上指锦葵。
[bǐ]有机化合物,棱形晶体,浅黄色,不溶于水。可用来制合成树脂和染料等。
芘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芘
bì ㄅㄧˋ
◎ 古同“庇”。
其它字义
● 芘
pí ㄆㄧˊ
◎ 〔芘芣〕一种花草,即锦葵。
德语 Pyren (Eig, Chem)
法语 pyrène (chimie)
芘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芘 bì
〈动〉
(1) 同“庇”。庇护 [shelter]
隐将芘其所藾。——《庄子·人间世》
(2) 又如:芘依(依靠;庇护);芘荫(遮蔽;也指庇护;包庇);芘赖(荫庇;依赖)
(3) 另见 pí
基本词义
◎ 芘 pí
〈名〉
(1) 从高于360°C的煤焦油馏分中得到的一种四环烃化物C 16 H 6 ,无色,单斜晶体,熔点148°C,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pyrene]
(2) 另见 bì
芘字的辞典解释
芘ㄅㄧˋbì动荫蔽。《庄子·人间世》:「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宋史·卷四二一·李庭芝传》:「陈宜中请诛文,虎似道芘之。」通「庇」。
芘ㄆㄧˊpí名芘芣:植物名。即锦葵。锦葵科锦葵属。茎高约一公尺。叶互生,呈圆心形或肾形, 边缘有钝齿,开紫红色花。
芘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芘【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毗志切,音鼻。《說文》草也。《鹽鐵論》浚芘蓼蘇。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梨芘,荆蕃也。
又《集韻》必至切《正韻》兵媚切。?同庇。䕃也,覆也。《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又《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御覽》。
芘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芘【卷一】【艸部】
艸也。一曰芘茮木。从艸比聲。房脂切
说文解字注
(芘)艸也。一曰芘尗木。尗鉉作茮。芘尗木未聞。王氏念孫曰。芘茮木三字當是芘芣二字之譌。玉裁謂。說文荍字下作蚍?。不當此作芘芣。葢木名也。从艸。比聲。旁脂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