繜怎么读 繜的意思

【繜】字共有2个读音: [zūn|zǔn]

基本信息

汉字:

读音:zūn|zǔn

部首:[糹] 绞丝旁

笔画:总笔画:18 部外:12

字形结构 :左右

统一编码:基本区U+7E5C

其它编码:五笔:xusf 仓颉:vftwi 郑码:zufd 四角:28946

笔顺编码 :554444431253511124

笔顺笔画 :フフ丶丶丶丶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丶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点 点 点 点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撇 竖折/竖弯 横 横 横 竖钩 点

相关词语: 繜绌 布母繜

相关成语:

繜字的意思

[zūn]

古时妇女穿的一种裤子。

[zǔn]

绌〕古同“撙黜”,自谦退让,如“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绌以畏事人。”

繜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ūn ㄗㄨㄣˉ

 ◎ 古时妇女穿的一种裤子。

其它字义


zǔn ㄗㄨㄣˇ

 ◎ 〔绌〕古同“撙黜”,自谦退让,如“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以畏事人。”

繜字的辞典解释

ㄗㄨㄣzūn名

古代妇女所穿的小衣。《说文解字·糸部》:「,薉貉中女子无裤,以帛为胫空,用絮补核名曰衣,状如襜褕。」

ㄗㄨㄣˇzǔn动

折损、抑制。《荀子·不苟》:「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 绌以畏事人。」唐·杨倞·注:「与撙同,绌与黜同,谓自撙节贬损。」通「撙」。

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繜【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祖昆切《集韻》租昆切,?音尊。《說文》薉貉中女子無袴,以帛爲脛室,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急就篇》禪衣蔽膝布母繜。《註》黃氏曰:江東謂鷦鷯爲布母。布母繜,繜,小衣也,猶犢鼻。

又《屈原·離騷註》總總猶繜繜,聚也。

又《集韻》兹損切。《荀子·不苟篇》不能,則恭敬繜絀,以事人。《註》繜,與撙同。絀,與黜同。謂自撙節貶損也。

繜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繜【卷十三】【糸部】

薉貉中,女子無絝,以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从糸尊聲。子昆切

说文解字注

(繜)薉貉中女子無絝。㠯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無絝者、無左右各一之絝也。帛、依急就篇當作布。空腔古今字。核當作覈。果覈之引申也。帛爲脛腔。褚以絮而裹之。若今江東婦之卷胖。胖音如滂去聲。是名繜衣。亦曰母繜。急就篇曰。襌衣蔽膝布母繜。葢蔽厀、繜衣、襜三者相似。故曰狀如襜。衣部曰。襜、衣蔽前也。又曰。直裾謂之襜褕。此當曰狀如襜。不當有褕字。从糸。尊聲。子昆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