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汉字:痢
读音:lì
部首:[疒] 病字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7
异体字:利鬁痢
字形结构 :半包围
统一编码:基本区U+75E2
其它编码:五笔:utjk 仓颉:khdn 郑码:tmkd 四角:00120
笔顺编码 :413413123422
笔顺笔画 :丶一ノ丶一ノ一丨ノ丶丨丨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点 提 撇 横 竖 撇 点 竖 竖钩
痢字的意思
〔痢疾〕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见的为细菌性痢疾,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阿米巴痢疾起病较慢,粪便暗红色并有腐肉臭味。加强粪便管理及饮食卫生是主要预防措施。
痢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痢
lì ㄌㄧˋ
中医学病名,古称“滞下”。又因病情不同而有“赤痢”、“白痢”、“赤白痢”、“噤口痢”等名。 〔痢疾〕传染病。症状有大便频繁,腹痛,发热,粪便带脓、血和黏液等。 同“瘌”字“瘌痢”。英语 dysentery
德语 Dysenterie, Ruhr (S)
法语 diarrhée,dysenterie
痢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痢 lì
〈名〉
(1) (形声。从疒( jí),表示与疾病有关,利声。本义:病名。即“痢疾”) 同本义 [dysentery]
凡山水甚强寒,饮之皆令人痢。——曹操《魏武令》
(2) 又如:痢症(痢疾)
痢字的辞典解释
痢ㄌㄧˋlì 名病名。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感染的肠道炎症。患者有强烈的腹泻及腹绞痛,解便频繁且稀薄,严重时便中有血,并伴随著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而导致严重虚脱。也称为「痢疾」。
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痢【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力至切,音利。瀉也。《正字通》方書分血痢,氣痢,赤痢,白痢,泄痢,酒痢,虛痢,五色痢,水穀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勞痢,暴痢,久痢。諸證皆濕熱積滯,暑毒虛滑所致。
痢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利【卷四】【刀部】
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古文利。力至切
说文解字注
(利)銛也。銛者、臿屬。引伸爲銛利字。銛利引伸爲凡利害之利。刀和然後利。从刀。和省。依韵㑹本。毛傳曰。鸞刀、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郊特牲曰。割刀之用而鸞刀之貴。貴其義也。聲和而後?也。許據此說㑹意。力至切。十五部。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引易說從和省之意。上云刀和然後利者、本義也。引易者、引伸之義也。
(?)古文利葢從刃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