爓怎么读 爓的意思

【爓】字共有2个读音: [yàn|xún]

基本信息

汉字:

读音:yàn|xún

部首:[火] 火字旁

笔画:总笔画:20 部外:16

异体字:焰燖??

字形结构 :左右

统一编码:基本区U+7213

其它编码:五笔:ouqv|ouqe 仓颉:fanx 郑码:uorn 四角:97820

笔顺编码 :43342511251135321511

笔顺笔画 :丶ノノ丶丨フ一一丨フ一一ノフノ丨一フ一一

笔顺名称 :点 撇 撇 点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撇/横钩 撇 竖 横 横折 横 横

相关词语: 烟爓 吐爓 飞爓 丹爓 灿爓 光爓 爓祭 爓然 爓肉 熛爓

相关成语:

爓字的意思

[yàn]

古同“焰”,火苗:“吐生风,吹野燎山。”

[xún]

古同“燖”,古代在热汤里煮至半熟用于祭祀的肉:“三献,一献孰。”

爓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àn ㄧㄢˋ

同“焰”,火苗:“吐生风,吹野燎山。”

其它字义


xún ㄒㄩㄣˊ

同“燖”,古时在热汤里煮至半熟用于祭祀的肉:“三献,一献孰。”

英语 flame; brilliant, blazing

德语 anmachen, Anpflaumerei (S)

法语 flamme

爓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yàn

〈名〉

同“焰”。火苗 [flame]

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爓字的辞典解释

ㄧㄢˋyàn 名

火花、火苗。《集韻·去聲·豔韻》:「,火光。或作焰。」《文選·班固·西都賦》:「發五色之渥采,光朗以景彰。」同「焰 」。

爓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爓【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集韻》?余廉切,音鹽。《說文》火門也。从火,閻聲。《玉篇》火焰也。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廉切,?音㰊。《廣韻》本作燅。詳燅字註。《禮·禮器》三獻。爓《註》爓,沈肉于湯也。《釋文》似廉切。

又《郊特牲》三獻爓。《釋文》爓,本作?。夕廉反。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本作燖。詳燖字註。

又《正韻》徐心切,音尋。《禮·祭義》爓祭。《註》湯肉曰爓。《釋文》音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豔。《廣韻》光也。同焰。《集韻》火光同。炎,燄,?。《班固·西都賦》光爓朗以景彰。

又《東都賦》吐爓生風。

爓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爓【卷十】【火部】

火門也。从火閻聲。余廉切

说文解字注

(爓)火爓也。各本作火門也。門乃爓之壞字耳。今正。文?蜀都賦。高爓飛煽於天垂。善引說文。爓、火焰也。音豔。焰卽爓之省。六書故引唐本說文。火爓爓也。較李善所據多一爓字。今人云光燄者、作此字爲正。古多叚炎爲之。如左傳其氣炎以取之、司馬相如傳末光絕炎、楊雄傳景炎炘炘皆是。又郊祀歌。長離前掞光耀明。晉灼曰。掞卽光炎字。亦叚借也。爓與燄篆義別。从火。閻聲。余廉切。八部。按當以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