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汉字:洟
读音:yí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䶏?
字形结构 :左右
统一编码:基本区U+6D1F
其它编码:五笔:igxw 仓颉:ekn 郑码:vgyz 四角:35182
笔顺编码 :441151534
笔顺笔画 :丶丶一一フ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
洟字的意思
1.鼻涕:“待于庙,垂涕洟。”
2.擤鼻涕:“不敢唾洟。”
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洟
yí ㄧˊ
鼻涕:“待于庙,垂涕洟。” 擤鼻涕:“不敢唾洟。”英语 snivel, mucus from nose
德语 schluchzen
法语 larmoiement,pleurnicherie,mucus nasal
洟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洟 tì
〈名〉
鼻涕 [snivel]
待于庙,垂涕洟。——《礼记·檀弓上》
词性变化
◎ 洟 tì
〈动〉
(1) 流鼻涕 [snivel]。
(2) 如:洟涕(哭泣)
(3) 擤鼻涕 [blow one's nose]
升降出入…,不敢唾洟。——《礼记》
洟字的辞典解释
洟ㄧˊyí名鼻涕。《礼记·檀弓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文选·马融·长笛赋》:「僬眇睢维,涕洟流漫。」
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洟【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說文》鼻液也。《禮·檀弓》待于廟垂涕洟。《疏》自鼻曰洟。
又溫洟,澤名。《水經注》汾水于大陵縣左迤爲鄔澤。《呂氏春秋》謂之大陸。
又名之曰漚洟之澤。
又《廣韻》《集韻》?他計切,音替。與涕同。《禮·內則》不敢唾洟。《註》本又作涕。
又《唐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音體。義同。
洟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洟【卷十一】【水部】
鼻液也。从水夷聲。他計切
说文解字注
(洟)鼻液也。易萃上六。齎咨涕洟。鄭注。自目曰涕。自鼻曰洟。檀弓。垂涕洟。正義。目垂涕。鼻垂洟。詩陳風。涕泗滂沱。毛傳。自目曰涕。自鼻曰泗。泗卽洟之假借字也。古書弟夷二字多相亂。於是謂自鼻出者曰涕。而自目出者別製淚字。皆許不取也。素問謂目之水爲淚。謂腦滲爲涕。王襃童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曹娥碑。泣淚掩涕。驚動國都。漢魏所用已如此。从水。夷聲。他計切。十五部。周易音義他麗反。又音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