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怎么读 戟的意思

【戟】字共有1个读音: [jǐ]

基本信息

汉字:

读音:

部首:[戈] 戈字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8

异体字:㦸屰撠?

字形结构 :左右

统一编码:基本区U+621F

其它编码:五笔:fjat|fjay 仓颉:jji 郑码:edeh 四角:43450

笔顺编码 :122511121534

笔顺笔画 :一丨丨フ一一一丨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横 斜钩 撇 点

相关词语: 旌戟 傍戟 髯戟 剑戟森森 钑戟 幢戟 戈戟 戟手 陛戟 棨戟

相关成语: 聱牙戟口 苍髯如戟 长戟高门 刀枪剑戟 贯颐备戟 贯颐奋戟 戟指嚼舌 戟指怒目 剑戟森森 驴生戟角

戟字的意思

1.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

2.刺激

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ǐ ㄐㄧˇ

 ◎ 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钩指。铁。青铜

英语 halberd with crescent blade

德语 Hellebarde, chin. Dreizack (S, Mil)

法语 hallebarde

戟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从戈,从榦( 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2) 同本义 [halberd]。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有枝兵也。…今字误作。——《说文》

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也。”

修我矛。——《诗·秦风·无衣》

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

纵横。——《广东军务记》

(3) 如:戈(和戈,泛指兵器);盾(和盾);牙(上横出的刃);吏(仪仗中持的人)

(4) 仪仗名 [guard of honour's name]。如:节(级。仗和符节);槊(门和长矛);幢(门和饰以羽毛的旗帜)

词性变化

〈动〉

(1)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point at another and scold him]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苏轼《后怪石供》

(2) 又如: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状似,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3) 刺激 [stimulate]

其根辛苦,人咽喉。——《本草纲目·大

(4) 又如:口(刺口,唇受刺激如刺);喉(喉受刺激)

戟字的辞典解释

ㄐㄧˇjǐ 名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体,兼有勾、啄、撞、刺四种功能。装于木柄或竹柄上。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南北朝后渐被枪取代,转而为仪仗、卫门的器物。《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

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戟【卯集中】【戈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屰《廣韻》几據切《集韻》訖逆切,?音㻷。有枝兵也。《增韻》雙枝爲戟,單枝爲戈。《釋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典略》周有雍狐之戟。《周禮·冬官考工記》戟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註》戟,今三鋒戟也。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援長七寸半。

又地名。《戰國策》秦舉安邑,而塞女戟。《註》女戟在太行西。

又與棘通。《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左傳·隱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註》棘戟也。《禮·明堂位》越棘大弓。《註》棘戟同。

又《韻補》叶訖約切,音腳。《詩·秦風》脩我矛戟,與子偕作。《揚子·太玄經》比札爲甲,冠矜爲戟。被甲荷戟,以威不恪。《說文》作?。

戟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屰【卷三】【干部】

不順也。从干下屮。屰之也。魚戟切文三

说文解字注

(屰)不順也。後人多用逆。逆行而屰廢矣。从干下凵。屰之也。凵口犯切。凶下云。象地穿交陷其中也。方上干而下有陷之者、是爲不順。屰之也當作屰之意也。魚?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