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感言篇1
一辈子做记者,终身无悔!因为,我爱这个职业——就像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戴煌,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多次聆听过他老人家的教诲。他一辈子都在做记者,七八十高龄了,还在倾听百姓声音,为他们鼓与呼。我感谢我的领导们,他们个个都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的硬汉子。
我也感谢那些被批评的人,虽然被批评了,虽然因为被批评会觉得心里不舒服,但还是能够担当,能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呈现出大海般的心胸。
正如11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评论版摘录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总局党校2015年秋季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所说得那样:决不能视“监督”为麻烦,决不能错误地认为“提意见就是唱反调”,决不能以“维护团结”的名义压制批评监督甚至对批评监督搞打击报复。对党员干部而言,能够容忍批评,才是真正的胸襟;能够接受监督,才是真正的自信;能够从谏如流,才是真正的智慧。闻过则喜,择善而从,才能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自己不一定是最好的记者,但我敢说,我是讲良知的记者,一个不会出卖自己灵魂的记者!
回首这一年,一些媒体人逝去,一些人进去,一些人改行创业,一些人转型新媒体,但仍有一些人选择了坚守。媒体人的星走云散映照了时代的激荡和业界的嬗变。与往年记者节来临前的热闹和喜庆相比,今年的记者节似乎有些清冷和寂寞。无论如何,向仍坚守光荣与梦想的记者们,致敬!节日快乐!
优秀记者感言篇2
静悄悄的,记者节又到了。由于自己和然然一齐感冒,这天看到“小二读帖:中国记者也有节”才明白11月8日是连半天假也不放的“记者节”。为此,国内云南26家媒体“宣誓承诺放下‘灰暗新闻’”:“做负职责媒体,让新闻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这当然是个好的方向,媒体、记者,一向有“社会良心、无冕”等等的称号,他们若能更清楚的认清自身职责、勇于负起职责,而不是随波逐流和唯利是图,当然是社会与民众之福。
另一方面,记者节不仅仅需要强调职责,更需要强调权利而不仅仅仅是福利。我们至今还时常听到记者挨打、被防、被限制、被传唤、被诬告等等的新闻。在这样的新闻舆论环境下,如果记者的采访权、知情权、人身权利还得不到足够保障的话,又如何保证公众可能得到*和阳光呢
记者是观察者,报道者,也是记录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记者在场。此时,记者就成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主角。
伍皓:“做负职责媒体”
做负职责媒体,首先是要对新闻负责;必须要对公众负责;归根结底是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目的是为了重塑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负职责媒体”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在追求公开、透明、阳光、开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记得《南方周末》上刊载过一篇文章,讲述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文章认为,历史是古代的新闻,而新闻是当代的历史。这一番话,是值得反复引用的。我一向认为,记者就应学习历史,以加强对事件的整体把握,加强使命感和职责感;历史学家也就应关注时事,以便给材料注入生命。历史与现实,是能够相互对照的。
我们生活在历史之中。这天的时事,就是明天的历史。在中国,我们既不能够准确地报道时事,也不善于经常地回顾昨日发生的事情。我们既没有新闻,也没有历史。于是,我们沉溺在不断进步的幻觉之中,却走在老路上面。我们自以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们天天在觉悟,结果却是被新的石头再绊倒很多次。
刘松萝曾说:中国的问题,个性是*问题,就是在缺乏报道,缺乏记录并且缺乏对旧闻的回顾的社会条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积重难返。
因此,中国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够冷静地观察时事,把事件客观地报道出来,准确地记录下来。在重要的时刻,他们又能够把历史记录拿出来以供社会对照之用。当社会沉沦的时候,他们的是非标准不随着社会沉沦。当社会扭曲的时候,他们的记录不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当社会选取遗忘的时候,当社会在娱乐中醉生梦死的时候,他们就应记住那些有可能让自己,让权贵,让大众不快乐的事情。记者和学者,当然就应是肩负这种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众。大众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有权利只思考眼前的事情。同时,就应有人去思考长远一些的问题。这是一种社会分工,与精英和民粹没有太大的关联。有些人的虚名,或者因为虚名而产生的实利,就就应来自他们思考了大众没有思考的问题,承担了大众没有承担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愿再承担精神上的痛苦,他们能够选取退却,让新来者承担这一社会主角。但是,假如有人不愿意承担痛苦和风险,却仍然以记者和学者自居,这就是在欺世盗名了。至于那些歪曲事实,模糊逻辑,倡导遗忘,麻痹社会,降低社会肌体的疼痛感的人,就应被称为记者和学者中的败类。
把事件记录下来,这是一种无奈,是我们在有些时候能够做的事情。同时我相信,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呐喊》的自序里,鲁迅先生记录了此刻已经被熟知的他与钱玄同先生的对话。
鲁迅:“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此刻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期望。”
看似无望的时候,愿意沉睡的人继续沉睡吧。不愿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们,不妨加入记录者的行列。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社会的记录者正在增加。以前,我们听说过有神话般的西方记者,他们周游世界,又能够随时把文字和图片传到报社,在报刊上发表出来。这天,这已经我们成为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了。的不同,就是大多数人只能在网上发表。能够说,每一位网上作者,都是广义上的记者。很多新闻,就是由他们带给的。
更值得庆幸的是,网上的报道和记录已经起到了作用。周正*照事件,“躲猫猫”事件,周久耕事件,邓玉娇案件,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有些还得到了应有的处理。
刘松萝曾在《天价和地王:我们无能为力,但是能够记录下来》中说:“我们无能为力,但是能够把这一切记录下来。我们要记住:是谁在操纵房价,谁在放松监管,又有哪些专家在为财阀张目。一句话,是谁在*。我坚信,报应会来到的。”此外,假如我们把看到的暴力拆迁记录下来,把市政工程中的*现象记录下来,把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记录下来,就能够构成威慑的力量,就能够推动中国的进步。
写作本文的时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报》的社论,《记者:观察者、记录者、参与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报》致敬。
我们是社会的记录者。我们拒绝强权,拒绝遗忘,拒绝商业霸权,拒绝泛娱乐化,力求为社会,为后人留下真实的记录。我明白,还有很多网络关注的事件没有得到解决,有些事件甚至在网络上无法讨论。但我坚信,只要有人还在记录,中国就有期望。
记者节感言篇3
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和理想能够合二为一的话,那么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如果一份职业能让自己的灵魂触及到从未达到过的高度,那么他是最幸运的人。有幸如愿成为一名记者,让我品尝到世间这份难得幸福和幸运。我是幸福的,记者的职责要求我以发现真善美为己任,以传播正能量为信念,将属于一切美好的种子播在自己和别人的心里;作为一个记者,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有机会真实地触摸到了万物变化、人生百态,有幸见证人在命运支配下的无奈和挣扎以及人在逆境中奋起反抗时所爆发的如火山喷涌般的能量,在他人的故事里,我体会悲喜交加的感动,在笑与泪的转化中,看清自己,不断成长,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更加学会了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
在当记者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也是个经历过故事的人了,有了些许岁月积淀的智慧和能量,似乎已经带有了某种领略了人生百态的沧桑感,然而,当我以记者的身份开始接近我不了解的生活时,我开始发现自己的肤浅,对人生这个大课题,还真是了解的太少太少了,这个世界有着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不断获取的新知开始重新构建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二十多年那些根深蒂固的认知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化学反应,记者这个职业让我对世界越来越糊涂,也越来越清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这样吗?我看不尽然。那些为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生活困苦的人们送去温暖的志愿者“熙熙攘攘”为“利”而来吗?有人说他们在作秀,有人说他们一定有利益可图,也有人说他们是有钱烧得慌。既然作秀,他们为什么能够年复一年自掏腰包无数次的去做秀,要你去,你去吗?既然为了利而来,那些这样认为的人也可以奔着这一目标来做做好事,亲身体验下究竟从中会得到什么好处;既然钱多的烧得慌,看看这些志愿者的身份、出身、工资情况,也许你会发现他们还没有你我挣得钱多。那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说到底,他们也是有所图的。他们图的是自己内心的一份满足和心安。因为他们有这世界上最柔软的心,看不得身边存在着苦难和不幸,看到弱势群体会不由自主地靠近他们,给予自己能给予的一切。作为记者,我有机会能更好地认识、了解这些志愿者,并深深地被他们感动,是我的荣幸。所谓“近朱者赤”,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因此我要大声地说出他们的故事,让爱的火种传播的更久远。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如果你还是这样认为的,让我告诉你,是你对感情了解的太少,一如当初的我。纵然这世界上真有那样绝情的夫妻,但却也存在不少“情比金坚、生死相依”的感情。也许他们本人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认为做了自己份内的事,然而,几十年如一日的相守之后,如今读起他们的故事,依然能让我们这些旁观者潸然泪下。人生的路真的很长,永远不知道在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情,在跌倒受伤后能驮着你继续走的那个人一定是值得我们为之点赞的人。作为记者,何其有幸,看到了那么多对经历过大风大浪和艰难困苦的考验后,依然能相携一生的夫妻,我觉得他们才是人生路上最美丽的风景。
看多了这些各行各业乐观、自信,认真努力生活的人们,自己的思想境界又高出了许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永远对生活、对工作、对家人有着赤诚而浓烈的爱。不由得感叹生活处处是课本,他们将书本上枯燥的文字演绎成最精彩的人生大戏,简单而又深奥。我又想起那句话:生活会给那些努力的人一个笑脸,永远不会辜负一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
这些美好的事让我心醉,也让我更加明白记者所担负的责任。“铁肩担道义”——“道义”于我的理解是,自己做新闻工作,不仅仅是在记录和传播,更是在用自己的心和情传递一种信念、解读一个时代。我们用心报道新闻,不仅忠实履行着新闻人的职责,更无数次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让自己的职业操守得以净化、让自己的新闻良知得到升华。这道义不仅存在于天地之间,更助我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妙手著文章”——这“妙手”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功力做底气,写出的文章才有劲道和力量,才能有说服他人的能力。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记者,必须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书到用时方恨少”,生活处处是学问,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各类新闻报道中做到拿捏得当、游刃有余,才能将新闻本身的最佳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学习永远是生活的主题,记者更该如此,作为一个刚踏进门槛的新人,我将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出最好的新闻报道。
不断努力,敢于担当,因为心中始终怀有一份对新闻事业最虔诚的热爱,因此,我愿做那个最能冲锋的新闻战士,因为这份责任,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正奔跑在新闻的路上。
最新范文
同事离职时简短祝福语【优秀7篇】_范文祝福语作文2025-02-24 11:36:22
新学期的寄语_范文寄语作文2025-02-24 11:30:06
捐款献爱心倡议书简短(精选6篇)_范文书信作文2025-02-24 09:40:16
520祝福语【优秀4篇】_范文祝福语作文2025-02-24 09:36:23
小学毕业寄语简短_范文寄语作文2025-02-24 09:30:09
最新吵架后给老婆的道歉信(最新5篇)_范文书信作文2025-02-24 08:33:50
护士节优秀祝福语_范文祝福语作文2025-02-24 08:32:44
经典中秋寄语_范文寄语作文2025-02-24 08:30:07
关于公司防台风的通知(最新5篇)_范文书信作文2025-02-23 18:39:34
中秋节快乐的祝福语(汇总8篇)_范文祝福语作文2025-02-23 18: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