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迷误
拼音: mí wù
繁体:迷誤
注音: ㄇ一ˊ ㄨˋ
五笔:op ykg
相关词语: 迷徒 茕迷 迷香洞 迁迷 迷人 迷药 痰迷 迷茫 迷惑不解 迷糊 迷缪 迷瞀 迷幻 迷合 迷复 阙误 耽误 误解 误我 误伤 过误 误听 舛误 讹误 正误 旷误 误会 刊误 勘误 担误
迷误的意思详解
⒈ 亦作“迷悮”。
⒉ 迷惑谬误。
⒊ 使迷惑;贻误。
迷误的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迷悮”。
⒉ 迷惑谬误。
引《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渊 遣使南通 孙权,往来赂遗”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既不欲劳动干戈,远涉大川,费役如彼,又悼边陲遗餘黎民,迷误如此。”
唐 骆宾王 《和道士闺情诗启》:“类西 秦 之镜,照彻心灵;同南指之车,导引迷悮。”
宋 王禹偁 《谢赐御制逍遥咏秘藏诠表》:“足可以指迷悮於羣生,扇穆清於四海。”
孙中山 《行易知难·知行总论》:“欲使后知后觉者,了然於向来之迷误,而翻然改图。”
⒊ 使迷惑;贻误。
引汉 焦赣 《易林·损之谦》:“闇昧冥语,转相迷误。”
《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逆臣 孙秀,迷误 赵王,当共诛讨。”
明 袁宗道 《论文下》:“其持论大谬,迷误后学,有不容不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