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谰言
拼音: lán yán
繁体:讕言
注音: ㄌㄢˊ 一ㄢˊ
五笔:yus yyy
相关词语: 满谰 抵谰 诋谰 欺谰 诬谰 得言 断言 口出大言 言诠 预言 疾言遽色 甘言好辞 两言 诲言 对言 言意 言微旨远 张惠言 格言 外言
谰言的意思详解
⒈ 诬妄不实、无根据的话。
例迄至魏晋,作者间出。澜言兼存,琐语必录。——《文心雕龙·诸子》
无耻谰言。
英calumny; slander; aspersion; defamation; subterfuge;
谰言的国语辞典
⒈ 诬妄、不实的言词。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迄至魏晋,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录。」
近蜚语流言谣言
⒉ 遗佚的文字。
引《汉书·卷三〇·艺文志》:「谰言十一篇。」
谰言的引证解释
⒈ 诬妄之言;无稽之谈。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谰言兼存,璅语必録。”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夫芻蕘鄙説,閭巷谰言,凡如此书,通无击难。”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又及 王十朋 事。余曰:‘此谰言,不足据。’”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由此復生谰言,谓 世贞 造作此书,乃置毒于纸,以杀其仇 严世蕃。或云 唐顺之 者。”
⒉ 犹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