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知人之明
拼音: zhī rén zhī mínɡ
繁体:知人之明
词性:成语
注音: ㄓ ㄖㄣˊ ㄓ ㄇ一ㄥˊ
五笔:td w pp je
反义词:班门弄斧
单字解释: "知"字的详细解释 "人"字的详细解释 "之"字的详细解释 "明"字的详细解释
相关词语: 知化 神知 知而故犯 知委 三年早知道 观过知仁 知体 知常 言者弗知 不知大体 数往知来 一叶知秋 高知 无人不知 知更 人镜 以人为鉴 各白世人 以己度人 归正人 国人皆曰可杀 参人 天道人事 人心难测 外路人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坏人心术 出人命 久居人下 肝胆照人
知人之明的意思详解
⒈ 识别他人贤愚善恶的本领。
例恐怕有累令兄知人之明,总是不去的为是。——《老残游记》
英ability to appreciate a person's character and capability;
知人之明的国语辞典
⒈ 有识别、拔擢人才的眼光及本领。也作「知人之鉴」。
引《后汉书·卷六四·吴祐传》:「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虽怀窃位之惧,且乏知人之明,自揣庸虚,终难上报。」
知人之明的引证解释
⒈ 识别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引《后汉书·吴祐传》:“功曹以 祐 倨,请黜之。太守曰:‘ 吴季英 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宋 秦观 《李训论》:“向使 文宗 有知人之明,委任二臣,俾之图画,则刀锯之残,岂难制哉!”
《明史·戚贤传》:“陛下有 尧 舜 知人之明,辅臣负 伯鯀 方命之罪。”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