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火不思
拼音: huǒ bù sī
繁体:火不思
注音: ㄏㄨㄛˇ ㄅㄨˋ ㄙ
五笔:ooo i ln
单字解释: "火"字的详细解释 "不"字的详细解释 "思"字的详细解释
相关词语: 火拚 火坼 雪窗萤火 猛火油 泼油救火 火药味 以火救火 救火扬沸 映火 贼火 急如风火 竹火笼 妒火中烧 火居道士 油煎火辣 纷纷不一 道不同不相为谋 押不芦 睡卧不宁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不按君臣 不测之罪 死不旋踵 不知起倒 不识起倒 百世不磨 眼不转睛 生生不断 长恶不悛 闳大不经
火不思的意思详解
⒈ 突厥语qobuz的音译。一种弦乐器。约宋元时传入内地。形似琵琶,但颈细,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
火不思的国语辞典
⒈ 乐器名。一种拨弹乐器。为土耳其语 qobuz的音译。形似琵琶,直颈,槽有棱角。约于宋元时由波斯传入我国。
引《元史·卷七一·礼乐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
火不思的引证解释
⒈ 突厥语qobuz的音译。一种弦乐器。约 宋 元 时传入内地。形似琵琶,但颈细,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参阅 林谦三 《东亚乐器考·关于火不思(浑不似)》。
引《元史·礼乐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絃皮絣,同一孤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火不思》:“琵琶直颈者, 宋 以来谓之‘火不思’。 俞玉吾 《席上腐谈》云:‘浑拨四’形较琵琶小,胡人改造琵琶, 昭君 笑曰:‘浑不似也。’后譌为‘浑拨四’。案‘火不思’、‘浑拨四’皆单字还音,非有改造不似义。 《长安客话》谓之‘胡拨思’…… 唐 人犹有直颈琵琶、曲颈琵琶之名, 宋 元 始以直颈者名‘火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