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旛胜
拼音: fān shènɡ
繁体:旛勝
注音: ㄈㄢ ㄕㄥˋ
五笔:yttl etg
相关词语: 旛旟 旛帜 旛幢 朱旛 云旛 黄旛 风旛 画旛 银旛 降旛 罗旛 咒旛儿 金旛 草里旛竿 仙旛 善胜 金胜 胜日 决胜千里 揽胜 稳操胜算 胜气 不胜其苦 优胜劣败 出奇制胜 柔胜 絶胜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优胜 此时无声胜有声
旛胜的意思详解
⒈ 旧时立春日的装饰物。多剪纸、绢、金银箔成小旗、人、燕、蝶等形状,挂在花下、贴在屏风上或戴在鬓发上。亦互为馈赠。
旛胜的国语辞典
⒈ 唐、宋时每遇立春日,用纸、绢剪成旌旗、金钱及燕、蝶等各种形状,戴在鬓发上,或挂于花下作为饰物,称为「旛胜」。
引宋·陆游〈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词:「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都下自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及金彩缕花,春帖旛胜之类,为市甚盛。」
旛胜的引证解释
⒈ 旧时立春日的装饰物。多剪纸、绢、金银箔成小旗、人、燕、蝶等形状,挂在花下、贴在屏风上或戴在鬓发上。亦互为馈赠。
引宋 范成大 《鞭春微雨》诗:“旛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清 沉初 《西青笔记·纪庶品》:“新正 江 南进掛屏……插细珠串为旛胜於瓶,剧有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