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强干弱枝
拼音: qiánɡ ɡān ruò zhī
繁体:強幹弱枝
词性:成语
注音: ㄑ一ㄤˊ ㄍㄢ ㄖㄨㄛˋ ㄓ
五笔:xk fggh xu sfc
近义词:强本弱枝
单字解释: "强"字的详细解释 "干"字的详细解释 "弱"字的详细解释 "枝"字的详细解释
相关词语: 无强 强国 强盛 富强 强项 豪强 强盗 强弱 强识博闻 魏强 完强 强立 强度 强逼 强聒 干脆 莫干山 箭干 干燥 干羽 戴干 干进 上干 干涸 箫干 枯干 良干 干局 梅干 吴干
强干弱枝的意思详解
⒈ 亦作“彊干弱枝”。
强干弱枝的国语辞典
⒈ 比喻强化根本主权力量,削弱分歧的势力。参见「彊干弱枝」条。
引《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
强干弱枝的引证解释
⒈ 亦作“彊干弱枝”。加强本干,削弱枝叶。喻加强中央的力量,削弱地方的势力。
引语本《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而 汉 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閒,犬牙相临,秉其阸塞地利,彊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后汉书·班固传》:“与乎州郡之豪桀,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彊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宋 司马光 《涑水纪闻》卷一:“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鋭,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 太祖 能强干弱枝,制治於未乱故也。”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 秦 ﹞改封建为郡县,削地方自治之权、销兵器,徙豪富於 咸阳,为强干弱枝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