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平朔
拼音: pínɡ shuò
繁体:平朔
注音: ㄆ一ㄥˊ ㄕㄨㄛˋ
五笔:guf ubte
反义词:定朔
相关词语: 平成 平澄 宣平门 平铺直叙 平善 不平则鸣 平头百姓 平看 平概 聂卫平 龢平 王子平 市平 平澹无奇 忠平 扑朔迷离 朔食 既朔 声朔 东朔 玄朔 移朔 朔望月 朔禽 朔州市 朔垂 朔光 朔奠 正朔 告朔饩羊
平朔的意思详解
⒈ 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
平朔的引证解释
⒈ 又称“恒朔”。我国古代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
引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歷法有平朔,有经朔,有定朔。”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置闰》:“古法用平朔,率三十二月而一闰,间有相距三十三月者。 唐 宋 以来,皆有定朔,则或相距至三十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