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布政使
拼音: bù zhènɡ shǐ
繁体:布政使
注音: ㄅㄨˋ ㄓㄥˋ ㄕˇ
五笔:dmh ght wgk
单字解释: "布"字的详细解释 "政"字的详细解释 "使"字的详细解释
相关词语: 蒸布 格布 洋布 布幔 黎布 布政 幼布 张布 毡布 布展 展布 布列 缁布冠 布衣 诞布 苛政 善政 德政 急政 大政 阳政 布政 参政 官政 政策 德政碑 资政新篇 乱政 兼政 政号
布政使的意思详解
⒈ 官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直隶亦设,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
布政使的国语辞典
⒈ 职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财政长官。属承宣布政使司,受辖于督抚,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两司」。也作「藩台」、「藩司」。
布政使的引证解释
⒈ 官名。 明 洪武 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宣德 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 清 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 康熙 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 直隶 亦设, 江苏 则设二员,分驻 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