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子午
拼音: zǐ wǔ
繁体:子午
注音: ㄗˇ ㄨˇ
五笔:bb tfj
相关词语: 衲子 孙子兵法 子平 楸子 才子佳人 莱子 贤人君子 茕子 杏子 肚子 腔子 天仙子 轿子 支子 说到点子上 祁奚举午 上午 午漏 过午 午桥庄 子午线 重午 转午 近午 午阴 甲午战争 午间 端午节 午安 午月
子午的意思详解
⒈ 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见“子午谷”。
子午的引证解释
⒈ 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引唐 苏颋 《唐长安西明寺塔碑》:“揆阴阳之中,居子午之直,丛依观阁,层立殿堂。”
《宋史·天文志一》:“南阳 孔定 製铜仪,有双规,规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横规,判仪之中以象地。”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若针之子午未定,舵之东西游移,则徘徊莫适,悵悵何之?”
⒉ 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引唐 吕岩 《延寿》诗:“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啟还扃。”
⒊ 见“子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