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国人
拼音: ɡuó rén
繁体:國人
词性:名词
注音: ㄍㄨㄛˊ ㄖㄣˊ
五笔:l w
相关词语: 国记 旧国 乱国 附国 盗国 蜀国 国防 医国 因国 诃陵国 胜国 太平天国 反国 群国 十国 适人 逃人 妥人 畸人 托人 人伦 卜人 北方人 人命 人寿几何 尽人 人手 弊人 占人 人不聊生
国人的意思详解
⒈ 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国内之人,全国的人。
国人的国语辞典
⒈ 本国人。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臧纥丧师,国人造侏儒之歌。」
⒉ 全国的人。
引《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⒊ 路人。
引《荀子·性恶》:「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
国人的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
引《周礼·地官·泉府》:“国人郊人从其有司。”
贾公彦 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子駟 帅国人盟于大宫。”
《史记·伯夷列传》:“叔齐 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农民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工商业者住在大邑,称为国人。”
⒉ 国内之人,全国的人。
引《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唐 韩愈 《题楚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义而不以为劳;朋友国人,化其节而不以为异。”
邹鲁 《中国同盟会》:“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