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发调
拼音: fā diào
繁体:發調
注音: ㄈㄚ ㄉ一ㄠˋ
五笔:v ymf
相关词语: 发鲜 发环 发颠 发奠 发单 发旦 发痴 发敕 大发议论 发文 发瞽披聋 引而不发 发房 冲冠发怒 冲冠怒发 八十四调 起调 中吕调 汉调 简调 陈辞滥调 高调 调笑令 调队子 赍调 调济 徽调 调墨弄笔 调瑟 优调
发调的意思详解
⒈ 征调(物资或人员)。
⒉ 发出的曲调。
⒊ 指出口,出声。
⒋ 表现的情调。
发调的引证解释
⒈ 征调(物资或人员)。
引《后汉书·朱穆传》:“京师诸官费用增多,詔书发调或至十倍。”
《三国志·魏志·王脩传》:“胶东 令 公沙卢 宗彊,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
《三国志·魏志·曹洪传》“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初, 太祖 为司空时,以己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貲。”
⒉ 发出的曲调。
引唐 白居易 《夜闻歌者》诗:“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絶。”
⒊ 指出口,出声。
引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无眼之棋,死棋也,看不动情,唱不发调者。”
⒋ 表现的情调。
引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颀》:“工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秀,杂歌咸善,玄理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