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怎么读 包拯的意思

  • bāo
  • zhěnɡ

基本信息

词语:包拯

拼音: bāo zhěnɡ  

繁体:包拯(999-1062)

注音: ㄅㄠ ㄓㄥˇ 

五笔:qn rbi (999-1062)

单字解释: "包"字的详细解释 "拯"字的详细解释

相关词语: 包装 包租 浆包 扎包 包子 包袱 衣包 罗裙包土 麻包 蒙古包 包竹 腰包 席包 寄包 包青天 拔拯 哀拯 拯济 拯赎 拯救 拯拔 拯抚 拯护 拯溺 拯赡 拯物 拯恤 拯援 拯治 拯擢

包拯的意思详解

⒈  (999—1062) 北宋庐州合肥人,仁宗天圣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他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执法严峻,不徇私情,被旧的史书和小说渲染为少有的“清官”、“包青天”

Bao Zheng;

包拯的国语辞典

⒈  人名。(西元998~1061)​字希仁,宋合肥人。性刚直,历官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办案严正,不避权贵,时人比其为「黄河清」。当时京师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为宋代有名的清官,卒谥孝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