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锧怎么读 伏锧的意思

  • zhì

基本信息

词语:伏锧

拼音: fú zhì  

繁体:伏鑕

注音: ㄈㄨˊ ㄓˋ 

五笔:wdy qrfm

单字解释: "伏"字的详细解释 "锧"字的详细解释

相关词语: 水土不伏 伏击 伏阙 奸伏 伏虎降龙 引伏 伏节死义 猒伏 詟伏 绵延起伏 膝行蒲伏 发擿奸伏 厌伏 折伏 伏落

伏锧的意思详解

⒈  亦作“伏质”。

⒉  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锧”。质,通“锧”,砧。亦泛指被处死。

伏锧的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鑕”,砧。亦泛指被处死。

《史记·张丞相列传》:“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
汉 班彪 《王命论》:“勇如 信、布,强如 梁、籍,成如 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
唐 陈子昂 《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