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语:三考
拼音: sān kǎo
繁体:三考
注音: ㄙㄢ ㄎㄠˇ
五笔:dg ftg
相关词语: 三庚 两面三刀 三十六计 三善 两两三三 三尺桐 三能 一日三秋 三亡 三纲五常 五短三粗 诗家三昧 三寸管 玉版十三行 三十六字母 考求 神考 考勤簿 审考 考覆 考终命 循名考实 考词 考辞 考次 考刺 考详 考稽 考级 考极
三考的意思详解
⒈ 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⒉ 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⒊ 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
三考的国语辞典
⒈ 古代官吏以三次考绩决定升降赏罚的制度,称为「三考」。
引《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唐·孔颖达·正义:「言帝命群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暗者退之。」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两衙多请告,三考欲成资。」
三考的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引《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孔颖达 疏:“言帝命羣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闇者退之。”
《后汉书·朱浮传》:“然以 尧 舜 之盛,犹加三考……而閒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
宋 苏轼 《与蒲诚之书》:“然某尽今岁方得二年,不知朝廷肯令某成资解去否?若必俟三考,则於 诚之 为太淹缓,安用也。”
⒉ 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引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三考者,试流外之官,一曰书,二曰计,三曰时务。”
⒊ 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
引《何典》第九回:“虽然不是三考里出身,也该做此官,行此礼,谁知他却一味里吃食弗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