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注音: 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
解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 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例子: 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接龙
鹬蚌相争 ↣ 争权攘利 ↣ 利绾名牵 ↣ 牵羊担酒 ↣ 酒余茶后 ↣ 后台老板 ↣ 板上钉钉 ↣ 钉嘴铁舌 ↣ 舌敝唇枯 ↣ 枯蓬断草 ↣ 草衣木食 ↣ 食少事繁 ↣ 繁丝急管 ↣ 管窥筐举 ↣ 举止失措 ↣ 措心积虑 ↣ 虑周藻密 ↣ 密锣紧鼓 ↣ 鼓角齐鸣 ↣ 鸣钟列鼎 ↣ 鼎成龙升 ↣ 升官发财 ↣ 财殚力竭 ↣ 竭力虔心 ↣ 心悦神怡 ↣ 怡志养神 ↣ 神嚎鬼哭 ↣ 哭笑不得 ↣ 得兔忘蹄 ↣ 蹄閒三寻 ↣ 寻事生非 ↣ 非昔是今 ↣ 今是昨非 ↣ 非同寻常 ↣ 常胜将军 ↣ 军令如山 ↣ 山童石烂 ↣ 烂若披掌 ↣ 掌上观文 ↣ 文无加点 ↣ 点金成铁 ↣ 铁画银钩 ↣ 钩爪锯牙 ↣ 牙白口清 ↣ 清尘浊水 ↣ 水满金山 ↣ 山穷水绝 ↣ 绝其本根 ↣ 根深柢固 ↣ 固若金汤 ↣ 汤去三面 ↣ 面授机宜 ↣ 宜嗔宜喜 ↣ 喜闻乐见 ↣ 见兔放鹰 ↣ 鹰击长空 ↣ 空言虚语 ↣ 语不惊人 ↣ 人多势众 ↣ 众目共视 ↣ 视日如年 ↣ 年湮世远 ↣ ↣ 索隐行怪 ↣ 怪声怪气 ↣ 气满志骄 ↣ 骄兵必败 ↣ 败俗伤风 ↣ 风言影语 ↣ ↣ 哗世动俗 ↣ 俗不可耐 ↣ 耐人咀嚼 ↣ 嚼铁咀金 ↣ 金貂贳酒 ↣ 酒色之徒 ↣ 徒劳无益 ↣ 益国利民 ↣ 民生凋敝 ↣ 敝绨恶粟英语解释
a snipe and a clam locked in combat英语例子
Clean up the Japanese invaders, fight with Snipes and mussels and laugh at them. ★ Zhu De's "seven wonders with Comrade Dong Biwu"详细释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肃清日寇吾侪事,~笑列侯。◎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
百科释义
鹬蚌相争(又称:蚌鹬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语出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典故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