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 qín jìn zhī hǎo
注音: ㄑ一ㄣˊ ㄐ一ㄣˋ ㄓ ㄏㄠˇ
解释: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出处: 元 乔梦符《两世姻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例子: 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正音: “好”,不能读作“hào”。
辨形: “秦”,不能写作“奏”。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泛指两家联姻。
谜语: 陕西山西结交情
英语: a congratulatory expression on wedding
俄语: породниться
反义词: 反目成仇
成语接龙
秦晋之好 ↣ 好管闲事 ↣ 事危累卵 ↣ 卵翼之恩 ↣ 恩山义海 ↣ 海纳百川 ↣ 川流不息 ↣ 息军养士 ↣ 士饱马腾 ↣ 腾达飞黄 ↣ 黄耳寄书 ↣ 书剑飘零 ↣ 零圭断璧 ↣ 璧合珠联 ↣ 联床风雨 ↣ 雨打梨花 ↣ 花言巧语 ↣ 语不惊人 ↣ 人何以堪 ↣ 堪托死生 ↣ 生死相依 ↣ 依流平进 ↣ 进俯退俯 ↣ 俯首贴耳 ↣ 耳目股肱英语解释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more than one generation of Qin and Jin married each other. Refers to the marriage of two families.典故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经常兵戎相见,但又彼此通婚联姻。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把女儿文赢嫁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晋文公)。晋文公又让太子姬娶秦国公主。秦穆公抓了晋惠公,穆公夫人亲自出来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