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 bù yī ér zú
注音: ㄅㄨˋ 一 ㄦˊ ㄗㄨˊ
解释: 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出处: 《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子: 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而”,不能写作“尔”。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句尾。
谜语: 丕
英语: too many to enumerate
俄语: многочисленный
法语: être en grand nombre(plus d'un cas)
成语接龙
不一而足 ↣ 足衣足食 ↣ 食不果腹 ↣ 腹载五车 ↣ 车烦马毙 ↣ 毙而后已 ↣ 已登道岸 ↣ 岸谷之变 ↣ 变动不居 ↣ 居敬穷理 ↣ 理正词直 ↣ 直性狭中 ↣ 中情烈烈 ↣ 烈火金刚 ↣ 刚褊自用 ↣ 用人惟才 ↣ 才夸八斗 ↣ 斗唇合舌 ↣ 舌芒于剑 ↣ 剑态箫心 ↣ 心为形役英语解释
Foot: enough. It refers to not only one but many things of the same kind, which cannot be listed completely.典故
元朝时期,乐善好施的施济资助桂富五300两银子,让他赎回妻子与孩子,同时给他十亩田地。桂富五在地里挖出1500两银子偷偷到绍兴过好日子。施济去世后家道衰落。好友支德要施还母子去找那个不一而足的桂富五。可他对过去的恩人后代置之不理。